目前分類:雜文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大家好:

首先感謝各位這些日子的支持。

感謝秀威出版的垂愛,我們這個月要出書了。

文章標籤

高大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近日來,因為某媒體一篇台灣大學畢業生到澳洲當台勞的新聞,引發社會各界對台灣人力資源問題的關注。不過一篇在PTT發表的文章中指出,當時該媒體只和當事人通過兩次電話,電話中只提到打工的狀況,也表明目的是賺錢、希望英文能力增加,其他像積欠助學貸款、農場像猶太人集中營,甚至是種族歧視的部分全為該媒體虛構。而該媒體之後也表示,為了保護當事人,該報導實際上是將三個個案合為一篇的『三合一報導』,其目的也是為了透過赴澳洲打工的故事,突顯台灣經濟的問題。

『清大生淪澳洲屠夫惹議 今周刊:保護當事人「三合一」』新聞連結

對於這篇文章及後來的澄清,有些網友認為合成新聞基本上即為新聞道德所不容,但有些網友認為雖然新聞是合成的,但並不代表台灣勞力資源失衡的問題不存在。

合成新聞到底符不符合新聞道德?

即使要報導的問題確實存在,是否代表新聞從業人員是否可以將既有的採訪結果合成及拼裝,以求更能突顯問題?

文章標籤

高大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英國推理小說作家約瑟芬.鐵伊(Josephine Tey)在作品『時間的女兒』中,曾經介紹過一個名詞:湯尼潘帝(tonypandy)。

這個名詞並不是人名,而是英國南威爾斯的一處地名。根據歷史記載,1901年邱吉爾擔任英國內政部長時,曾經派軍隊在此地射殺罷工抗議的礦工。因此"湯尼潘帝"在南威爾斯人心中,就成為對英國政府仇恨的紀念碑。


但事實上,邱吉爾當時派遣的,是無武裝的首都警察。


他們攜帶的武器,只有卷起來的雨衣。


當天唯一的流血事件,不過是一兩個人流了鼻血。


但是後來經過媒體的大肆渲染,單純的警民衝突就變成了政府壓迫弱勢勞工的暴行,直到現在。


約瑟芬.鐵伊在書中也引用這個例子,將"湯尼潘帝"作為歷史上以訛傳訛事件的代名詞。


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,也是另一個湯尼潘帝。

文章標籤

高大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